在研究神经症的时候,无论我们的出发点是什么,无论经过怎样曲折的途径,我们最终会认识到,人格的紊乱是患病的原因种神经症,无论其症状如何,都是性格神经症。由此,我们在理论上和治疗中必须致力于更好的理解神经症性格结构需要强调的一个论点是,神经症是由文化因素引起的。这就确切说明了,神经症产生于人际关系的紊乱失调经症的内驱力是强迫性内驱力。强迫性内驱力是神经症特有的,这种驱力产生于孤独无助、恐惧等感觉,产生于与他人的敌对情绪。不仅如此,它们还代表了患者用来应付生活的一些手段,它们追求的主要是安全感而不是满足:它们的强迫性起因于潜伏在它们之后的焦虑不安。

  第三个试图与上面两个很不相同。患者不是回避他人,而是回避自己,他的整个实际的自我对他反而显得不真实,于是他心中创造出一个理想的自我形象来取代真实形象,在这个人为的自我中,冲突的各部分改头换面,不再象是冲突,倒象是一个丰富的人格的不同的方面。对完美的需要正是力图符合理想化的自我意象:对赞美的渴求可以看作是要求他人证实自己就是那个理想化意象。这种意象与实际的差距越大,对赞美的需求自然也就越难以满足。在所有解决冲突的试图中,这种理想化意象也许是最重要的,因为它对整个人格有深远的影响。但是反过来它又制造出一条新的内心裂隙,因此又需要再一次的缝合弥补。

1.jpg

内容简介  · · · · · ·

本书是精神分析学家卡伦·霍尔奈阐述神经症理论的经典之作。书中探讨了不同性格倾向的人为结局其基本的内心焦虑与冲突而采取的不同防御策略,如用顺从的方法迎合他人,以供给的方式对抗他人,或变得超脱而远离人群。作者指出正式这些试图解决冲突的错误尝试加剧了内心冲突的困境,并使人们在神经症的道路上越陷越深,最终使人深感恐惧、绝望,或转而在其施虐对象身上寻求危机。作者认为神经症患者的内心冲突只有通过改变那些使冲突产生的条件来解决,而精神分析的目的即是帮助患者恢复自信、激发潜能,最终成为一个健全的人。

作者简介  · · · · · ·

卡伦·霍妮 (Karen Danielsen Horney ) 往往被认为是个弗洛伊德学说的修下者或新弗洛伊德派,因为她的一些概念都是精心之作,又是对弗洛伊德学说的修正。德裔美国心理学家和精神病学家,新弗洛伊德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霍妮是社会心理学的最早的倡导者之一,她相信用社会心理学说明人格的发展比弗洛依德的性概念更适当。   虽然霍妮被称为“新弗洛伊德主义”的代表人物之一,但她的观点与弗洛伊德有着显著的不同。   霍妮反对“幼年经验决定一生”的理念,对于当代精神分析中过度强调早年经历的做法持批判态度。她认为,经历本身固然重要,但精神分析更应立足个体当前的精神状况,重视当前问题的解决。   霍妮的观点与社会心理学一致。她同意弗洛伊德关于无意识冲动决定人的行为的论点,但坚决反对弗洛伊德把无意识的冲动理解成是性本能的冲动、用原始性欲发展阶段的进展来解释人格的形成的观念。她认为,人类的精神冲突与社会环境的联系密切,从根本上来源于与基本焦虑相关的心理冲突,而与性有关的异常心理只是其表现之一,并非所有的心理问题都与性有关。

      • 温馨提示:
      • 在微信、微博等APP中下载时,会出现无法下载的情况
      • 这时请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然后再请下载浏览

发表回复

后才能评论